當前,佛山正通過加大機器人推廣應用,促成傳統產業轉型升級,加快發展機器人為代表的智能裝備產業,全麵助力打造國家製造業創新中心及萬億規模先進裝備製造業產業基地。
作為佛山智能製造兩個重要的區域,南海和順德的合作與競爭一直備受外界關注,特別在機器人產業上,兩區的發展勢頭都相當迅猛,特別是順德近更是動作頻頻。
在本周順德北部片區一體化戰略推進兩周年之際,順德拋出了“潭洲灣國際創新帶核心區”概念,提出要建立智能製造生態產業鏈。與此同時,庫卡集團、漢諾威展覽公司、弗勞恩霍夫協會和漢諾威機器人學院也將在佛山打造機器人生態圈。
再來看南海,自去年底提出打造中國(廣東)機器人集成創新中心後,佛山智能裝備研究院與華數機器人、登奇機電的“一院兩司”協同創新模式正在加快推進。目前“百千萬工程”已經取得了突破性的進展,截至今年5月,佛山華數機器人已具備年產2000台(套)工業機器人的生產能力,華數機器人整機銷售已達1000台以上。
南順在機器人產業上的競逐,正越來越白熱化。
政府層麵
機器人生態圈VS“百千萬工程”
7月25日,在順德北部片區一體化戰略推進兩周年之際,順德提出打造“一心”“三核”“兩翼”概念,其中“一心”即為打造“城產人”三位一體的潭洲灣國際創新帶核心區。其中一核會展城及智造核心區(產業核)打造工業會展、工業4.0、機器人學院等智造生態圈;“創新核”要建立智能製造生態產業鏈,比如會展城、智能科技產業園,其中智能科技產業園包括智能研發(高等級設計、研發等)、智能科技(智能機器人)、國際社區(服務配套)。而會展城方麵將借力從德國漢諾威引進的機器人學院。
這是順德向外界再次發出要打造機器人生態圈的決心。當然,這樣的決心背後有著更多的支撐。今年6月份,德國庫卡集團CEO蒂爾·勞伊特、漢諾威展覽公司董事長科克勒、弗勞恩霍夫工業自動化研究所所長先科、漢諾威機器人學院院長裏克一行來到佛山,佛山市政府表態將大力支持美的集團和庫卡集團的合作,支持庫卡集團在廣東建立生產基地和研發中心,佛山會把庫卡集團在廣東生產的機器人當作自主品牌,在生產和應用方麵進行支持,支持庫卡集團、漢諾威展覽公司、弗勞恩霍夫協會和漢諾威機器人學院在佛山打造機器人生態圈。
在順德動作頻頻情況下,南海機器人產業發展也在鉚足幹勁。早在去年底,南海就提出打造中國(廣東)機器人集成創新中心,大力實施機器人及智能裝備生產應用“百千萬工程”,帶動裝備製造、互聯網製造發展,引導帶領南海製造轉型升級。
根據計劃,南海希望到“十三五”規劃期末,撬動全社會投入機器人及智能製造產業超過1000億元,並實現自主品牌工業機器人年產量1萬台。通過實現這些目標,推動南海區製造業企業從品質製造向品牌製造邁進,培育高新技術企業1000家,培育100億元以上產值大型骨幹企業力爭達到3家,培育10億元以上產值企業力爭達到30家。
早在去年5月,中國工程院與佛山市委、市政府,就推進機器人及智能裝備應用“百千萬工程”達成共識,提出到2017年底前,雙方將合力推動在佛山完成百條生產示範線建設,實現2000台華中數控佛山機器人公司生產的工業機器人在佛山推廣應用,推動華中數控佛山華數機器人公司完成10000台工業機器人的生產。
截至今年5月,“百千萬工程”已經取得了突破性的進展,華數機器人在佛山已經得到了成功應用,市場影響力迅速擴大,已呈現出推廣應用加速的勢頭。截至今年5月份,佛山華數機器人已具備年產2000台(套)工業機器人的生產能力,華數機器人整機銷售已達1000台以上。
企業層麵
佛山機器人學院VS“兩司一院”
記者梳理發現,無論是南海還是順德,在機器人產業發展上都是依托重點企業的來推進。美的在今年年初已經完成了收購德國庫卡機器人,此後又收購以色列一家專注於開發和銷售運動控製及自動化解決方案的高新企業。
而由廣東潭洲國際會展有限責任公司與漢諾威機器人學院合作共建的佛山機器人學院也將於今年10月舉行的第三屆“互聯網+”博覽會期間正式開幕,並對外開放。據悉,包括KUKA(庫卡)、Harting(浩亭)、IBG、Phoenix Contact(菲尼克斯電氣)、Lenze SE(倫茨自動化)、G del(古德爾集團)、Christiani(德國客尼職業技術教育培訓集團)、IAIT(德國先進工業科技研究院)、Fraunhofer IFF(弗勞恩霍夫工業自動化研究所)、WEIDM LLER(德國魏德米勒集團公司)、美的、嘉騰、伊雪鬆等機器人生產、集成和應用企業即將進駐佛山機器人學院。
南海區發展機器人的重心則放在佛山高新區核心區,目前已經成功引進國內機器人行業很強的華中數控“兩司一院”項目(即成立佛山華數機器人有限公司、佛山登奇機電技術有限公司和佛山智能裝備技術研究院),預計三年內形成年產10000台機器人的生產規模。
與此同時,包括佛山市機器人創新產業園、廣工大研究院、清華力合科技園、華南IT創業園等一批創新平台也相繼建立。
其中,廣工大研究院已順利建設成為國家的級別孵化器及國家的級別眾創空間,累計孵化高等級創業團隊60多個,注冊實體50餘家,其中聚集的機器人行業相關企業達20多家。佛山智能裝備技術研究院也已完成了一係列機器人核心技術研發,其建設的孵化器已簽約30餘家機器人科技型企業。另外還組建了佛山市機器人創新產業園、佛山機器人創新聯盟等。
市場層麵
全年需求1500台機器人VS簽約50條自動化生產線
今年以來,南海與順德兩區的機器人應用市場都取得了突破性進展。在佛山市偉仕達電器實業有限公司的衝壓車間裏,原本的衝壓工序經過智能工程正變得越來越自動化,每條機器人衝壓自動化生產線節拍由原來的人工作業平均10s提升為每條線節拍平均5s,效率提升70%以上,每條線所需人工由原來5人減至1人,大幅度降低了人工成本。
廣東格蘭仕微波生活電器製造有限公司也與佛山華數機器人展開合作,根據現場的工藝和實際的生產情況需求設計衝壓自動化生產線,采用了6個華數HSR-HC410a機器人,整體節拍達到360件/小時,效率已超過人工衝壓的平均時產量並且解放了18個工人的人工成本。
在順德,廚衛家電、廣東萬和新電氣股份有限公司與ABB機器人有限公司正式簽約達成戰略合作;而在更早之前,日本發那科機器人第三代接班人專門來到順德,與微波爐格蘭仕商談開展深度合作;美的更是先後與日本安川電機合資成立兩家機器人公司。
據順德機器人協會透露,今年順德機器人產業迎來較快增長,區內家電企業紛紛上馬機器人項目,預計全年順德機器人需求約1500台,同比增長25%。
而在南海,機器人應用市場同樣是一片火熱。“截至目前,銷售額跟去年同期相比翻了約3倍。”佛山華數機器人有限公司常務副總楊林說,目前車間也是滿負荷運作,訂單量大幅增加。截至今年5月,佛山華數機器人已具備年產2000台(套)工業機器人的生產能力,華數機器人整機銷售已達1000台以上。
另一方麵,南海此前引入的哈工大機器人、廣東騰山機器人等一批有較大影響力的企業也開始步入軌道,機器人應用在南海實現快速增長。據統計,南海去年全年應用機器人1700台,增長25.9%,其中佛山華數銷售機器人約700台,同比增加近500台。
據悉,目前佛山裝備研究院和佛山華數組建工業機器人應用推廣銷售團隊,正在加強與佛山市有應用需求企業的回訪和銜接,截至今年5月已簽約近50條自動化生產線,其中部分企業成為了佛山應用機器人生產的典型。包括偉仕達、格來仕、思豪液壓、顯威五金、新南炊具、盛通五金、陽晨廚具、格來德等企業。
政策層麵
研發高補助100萬元VS固投高補助1000萬元
為了做強做大本土機器人企業,南海與順德都相繼出台多項扶持政策,以促成企業研發和生產機器人。
在順德,目前已經對外公布的政策就包括有《順德區智能製造發展專項資金管理辦法》等一係列新政,意味著在順德,不僅是購置使用機器人獲政府補貼扶持,研發生產機器人也有更大的政府支持力度。從研發、生產、銷售再到“以機換人”,一條機器人產業“扶持鏈”就此形成,力挺順企做大做強機器人產業。
該辦法通過采取事後扶持、事後補貼和政策性金融產品的方式,支持企業實施智能製造、兩化融合和機器代人。其中,從研發端對智能製造相關企業進行重點扶持,機器人研發生產企業每年高補助100萬元。若支持區內企業采購順德區企業提供的裝備、解決方案或集成服務,項目所購設備係統中順德企業產的設備係統金額超過50%的,給予設備係統購置總金額15%的補助。
相比之下,南海對機器人單個企業的補助上限則更高。今年3月份,《佛山市南海區促機器人產業發展扶持辦法》(以下簡稱《辦法》)也正式出台實施,對機器人企業租金、產品補貼、財政貢獻獎勵等都出台了具體的扶持措施。
《辦法》規定,對2017年1月1日後在南海區內新注冊成立的機器人本體生產企業,其租賃生產經營用房的,前三年分別按照20元、15元、10元/平方米/月的標準給予租金補貼。企業投產時固定資產投資額在300萬元以上的,按固定資產投資額的10%給予一次性資金補助,補助上限為1000萬元。
而銷售補貼則是根據銷售情況補貼。企業生產的屬國內自主品牌的三軸或以上工業機器人,銷售給佛山市內用戶或機器人係統集成企業的,按整機售價不高於20%給予補貼,高補貼額不超過3萬元/台。
聲明:本文章來源於機器人之家,如若侵權,請聯係作者刪除。
發布日期:2021-03-15 17:16
發布日期:2021-03-15 18:05
發布日期:2021-03-15 18:05
發布日期:2019-05-09 14:23
發布日期:2019-05-08 13:19
發布日期:2019-05-07 10:33
發布日期:2019-05-06 14:08
發布日期:2019-05-06 13: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