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業從事黄瓜影院免费看入口機械研究、設計、製造
銷售的自動化設備生產基地
服務熱線:  180-2828-0657產品價格谘詢
當前位置: 主頁 > 行業資訊 > 機器人利用率高的韓國卻有著致命傷,黄瓜视频污下载要吸取哪些教訓?

機器人利用率高的韓國卻有著致命傷,黄瓜视频污下载要吸取哪些教訓?

發布時間:2019年04月15日

韓國媒體報道,一項調查顯示,韓國機器人利用率居世界初位,但卻沒有一家國際的級別機器人製造商。這背後麵臨的是零部件技術能力低下、人才短缺等棘手問題,專家建議,韓國應該多學學中國。

利用率高 銷售額低

據韓國《中央日報》網站4月10日報道,在體現每1萬名勞動者所對應工業機器人數量指標的“機器人密度”中,韓國的數據為710台,是世界平均值(85台)的八倍以上(以2017年末為準)。韓國自從2011年在這一統計中超過日本之後,多年來一直蟬聯排一。

在機器人消費方麵,韓國也躋身世界前列。國際機器人聯盟發布的《2018年世界機器人報告》顯示,韓國在2017年共售出4萬台左右工業機器人,列市場規模第三位,而中國居排名為一位(13.8萬台)。

據參考消息網了解,2013年至2017年是中國機器人產業高速發展期,產業規模增速超過15%,平均增長率達30%。中國電子學會發布的《中國機器人產業發展報告(2018)》顯示,中國的工業機器人市場已超出全球市場份額的三分之一,連續六年成為全球初一大應用市場,2018年市場規模達到84.7億美元。

《中央日報》網站指出,在銷售額方麵,韓國排在中國(45億美元)、北美(25億美元)、德國(18億美元)和日本(16億美元)之後,位列世界第五(6.6億美元)。

對此,韓國產業研究院研究員樸尚洙表示,“在電氣電子產業領域,操作簡單且價格低廉的機器人銷量較高,因此比起銷量,韓國銷售額的排名稍低”。

零部件依靠進口

然而,韓國雖然在機器人利用率上居世界初一位,在機器人製造技術上卻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中央日報》網站指出,由於機器人產業環境脆弱,韓國至今還沒有其它可以在世界市場進行競爭的機器人專業企業。因為缺少專業企業,韓國機器人核心零部件的大部分都依靠進口。因此,韓國機器人零部件的進口額是出口額的四倍以上(以2017年為準)。零部件技術能力低下,自然會導致機器人產品的價格競爭力下降。

而中國已在機器人核心技術加快突破。新華社報道,中國經濟信息社江蘇中心發布的《2017-2018中國機器人產業發展年度報告》顯示,核心零部件和控製係統自主研發能力增強,湧現了一批創新型機器人企業。哈工大機器人集團自主研發出國內初款具有全部完整自主知識產權的精密擺線針輪減速器並投入生產,固高科技、新時達等企業相繼開發出國產控製器係統。

計算機視覺、語音識別等人工智能技術創新加快,服務機器人智能化提升。阿裏巴巴、百度、騰訊、小米等互聯網企業紛紛進軍服務機器人行業,大疆、科沃斯、小i機器人等創業企業也獲得市場高度認可。

人才培養趕不上中國

另外,《中央日報》網站還指出,韓國機器人行業人才短缺的問題更為嚴重。大部分高等級人才都傾向於在大企業或政府研究所工作,企業很難招聘到優好的人才。事實上,2017年機器人產業實況調查結果顯示,26.8%的機器人企業都表示“人才短缺導致公司技術研發進展困難”。

專家們建議,在人才培養方麵可以借鑒中國的做法。

報道稱,中國為培養機器人人才,在全國設置了大約120個機器人專業學校,進行機器人專業技術培訓;並且每年都會舉行國際機器人競賽,從參賽者的年齡來看,韓國大部分參賽者都是初高中學生,而中國的大部分參賽者都是小學生,體現出了早期教育的效果。

政策支持

據參考消息網了解,早在2017年4月,中國工信部、發改委、財政部就聯合印發《機器人產業發展規劃(2016-2020年)》,以促成機器人產業發展。

目前,中國已成為工業機器人應用排名為一大國,全球比較大的機器人廠商都在中國設了分廠,甚至有不少製造廠的總部都搬到了中國。

《中央日報》網站稱,韓國還需要製定機器人產業發展的扶持政策。研究員樸尚洙表示,“機器人產業隻有同時扶持源技術開發和產品商用推廣,才能取得較大效果”,“政府在製定扶持政策時應該考慮到這些特點,隻有這樣才能推動韓國從機器人的初使用大國變成生產大國”。

聲明:本文章來源於億歐網,如若侵權,請聯係作者刪除。


在線谘詢

電話谘詢
網站地圖